三年修行圆满之日,主持带领众弟子迎接一休出关。主持方要去揭封条,室内的一休亢声说道:“主持,众师兄,一休三年苦修,终成正果,今日便施展穿墙术,教主持与众师兄开开眼界!”
顷刻,一休从山顶缓缓而下。一休得道的消息很快四处传开,一时间,明光寺内外僧俗大众皆来亲近问道。
主持已知一休技俩,但并未揭穿他,是因考虑到明光寺的名声。如今见他名声大噪,大有喧宾夺主之意。汪汪大国,神圣之地,岂能让倭国小人染指?主持便撵其出寺。
被撵出寺的一休自然不能这般灰溜溜地回倭国,虽说皇子的病已治好,但一休是倭国左大臣之子,不在大唐混出名堂便不配拥有此光环,可度牒上显示一休只不过是普遍的和尚而已,是以一休决意继续在大唐修佛,至少在大唐的小寺庙里混个主持当当,好歹能顶着此殊荣佛光返故里,再凭着父亲的国威,在倭国大寺院当个大主持,实属水到渠成之事。
一休满打满算,闻听苏州大江南岸有众多寺庙,庙多机会自然多,一休遂化缘去大江南岸,对外则称:为避俗讳,乃受师命,游历苏州。到了大江南岸,一休发现寺庙是奇多,但大的寺庙得道高僧众多,若要爬到主持的位置,只怕长发齐腰了也未必轮得到他,因此他不敢进大寺庙。
至于小寺庙,一休信心满满,凭着之前在明光寺挣来的名声,一旦寺中的主持圆寂,则主持的位置舍我取谁?算盘算好之后,一休专寻老态龙钟的和尚做主持的小寺庙,但教一休遗憾的是,众多小寺院的老主持个个生龙活虎,未有生无可恋的迹象,即使一休看到最老的那个主持已满脸雀斑,但从老主持每日清晨尚可食八个馒头不难想象到,即便一休圆寂了,老主持尚能亲自点火焚化一休的尸体。
如此高不成低不就,依然无法扑灭一休心中想当主持的梦想,一休铁了心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一意孤行之下,一路化缘,正值盛夏,一休虽然有背篓可以遮阳,也有可以装吃食的托钵,但是走至江边之时,不堪酷暑与肚饥,昏迷倒地,不醒人事。
待他醒来时,看到自己正躺在一座山洞内,洞内如屋子般大,头顶钟乳石兀自不停的滴水,湿漉漉的地上有众多石柱挺拔,石柱的影子投在光滑的洞壁上,斑驳陆离。一休能够如此清楚地观察洞内,得益于山洞洞口宽大,洞内光线充足,虽如此,光线到底照不到洞内的最深处,深处的洞很窄,仅容一人爬行……一条白蛇爬行而出,水桶般粗的蛇!一休吓得魂飞魄散。
白蛇爬到浑身哆嗦的一休跟前,张开血盘大口,一休就在万分之一刻即将晕过去之时,蓦地被一道金光照得闭不了双眼,蛇口里竟然有两块拳头般大的金子!一休快速地转动着喉结,毫不犹豫地伸手取金子,姑且遗漏掉白蛇的存在。
更让一休惊喜的是,洞内又爬出一条小青蛇。一休赶紧挽袖子等候,果然不负重望,一休又从小青蛇口中取得一块拳头般大的金子。
真是好禽兽啊,不但救自己的命,还送金子,今生今世,除了不能以身相报,其他的忙也帮不上。↖一休感慨万分。
白蛇一个扫尾,拍醒对着金子发呆的一休,尔后以唾液当作墨,信舌当作笔,在洞壁上画出三座呈品字形的山,又在山谷出口的位置画上栅栏。一休用指头猛弹脑壳,仍不明其意。白蛇爬出洞口,回头望一休,聪明的一休会意,跟随出洞口。
走出洞口外,一休才发现山洞位于半山腰上,山脚下有座破旧的寺庙和一座恬静的村庄。白蛇带一休到附近的一座山谷,朝着山谷吐信舌。一休游目四顾,发现此处正是白蛇所画的山谷,山谷三面环山,地势凹陷,到处是水洼。此刻,一休才明白白蛇画的栅栏便是一道坝堤,敢情白蛇是让一休在此处的山谷筑坝!
一休不明白白蛇筑坝欲意何为,倘若说是为了嬉水而筑坝,但此地是大江之中的一座孤岛,四周江水涛涛,又何必多此一举。待村民给他讲了法海禅师与二蛇的事后,一休才隐约明白白蛇的用意。
原来破旧寺庙名为江心寺,寺中有法号为法海的禅师,终日打坐参悟,从不待客。法海禅师未曾来之前,此岛有一白一青大蛇,以食人、家畜为生。法海禅师来到岛上后,将二蛇驱赶进大江,为防蛇再伤人,便在山脚下建寺庙,保护村民的安危,此后岛上再无蛇食人畜之事发生。
一休猜测,应是二蛇有悔意,是以筑坝造福山民,以偿还当年所犯下的罪孽。无论二蛇的用意何在,皆非一休所关心的,一休自有他自己的打算,原来他看到这座孤岛是块福地,便想利用蛇洞内的金子,在岛上大兴土木建寺,广收弟子,到时寺庙鳞次栉比,信徒从岛外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此岛便成为他的开山鼻祖之地,而他将成为闻名于大江南北乃至大唐的大寺院的方丈。
若想再次从二蛇口中取金,白蛇之托固然要去完成。一休用手中的三块金子开始雇人筑坝、建寺。寺庙建在江心寺旁边,占地百亩,寺名一休都想好了,起名金三寺,乃因得三金而名。
堤坝快筑好了,寺庙尚未建到一半,三块金子换来的银两所剩无几,一休遂找蛇取金,怎奈二蛇乃畜牲,听不懂一休言语,抑或是佯装听不懂,即便一休在洞壁上又写又画,也无济于事。
一休遂起杀机,欲杀蛇取洞内之金,不如此,无以得偿夙愿。待坝筑好时,一休用扁担挑两头刚杀的小猪来到蛇洞,也不管二蛇是否会识字,径自在洞壁上题字:村民托贫僧送来两猪,以谢二蛇筑坝之金。
自法海来岛上之后,二蛇早已吃膩江中的鱼虾,如今有美味出现在眼前,如何不心动。青蛇嗅了嗅,发觉猪身上没有异味后,迫不及待地吞下小猪。白蛇却不曾动,只是盯着青蛇。
青蛇吞完美味,惬意地盘绕着洞内的石柱,以便消化食物。蓦然,几根铁刺从青蛇身上破皮而出。
大事不好,露馅了!一休暗道,提脚赶紧溜之大吉。白蛇紧跟不舍,一休连滚带爬,不敢回金三寺,而是爬墙进了江心寺。白蛇不敢爬墙,用尾巴不断拍打墙面。
“孽畜,休得伤人!”随着一声叫喊,一位四十来岁的和尚手执金钢杵,跃出墙外,随后便是蛇的哀叫声。
待和尚返回时,一休方知这赶跑白蛇的和尚便是江心寺主持法海禅师,遂跟他说起事情的来龙去脉。法海禅师听后唏嘘不已,对一休说道:“白蛇筑坝,其心可诛。暴雨来临,水涨坝危,白蛇毁堤,水漫江心寺,欲使贫僧化为江中鱼食,二蛇便可在岛上胡作非为。贫僧性命不足为虑,可怜无辜百姓却为此受到牵连,罪过,罪过。”
二蛇用心险恶,这是一休始料未及的,想到暴雨来临,白蛇毁堤,生灵涂炭,自己便是罪魁祸首,到时莫说做方丈,即便是做皇帝老儿,也将遭世人唾骂一世,一休跪地涕泪道:“如今坝内已蓄有水,毁堤是不成了,眼下尚是三伏天,随时会下大雨,这如何是好?求法海禅师救救贫僧。”
法海禅师道:“一切缘源自有因果,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一休身为修佛之人,贪念已生,杀生已为,已与佛法无缘,为何不跳出佛门,做那逍遥散仙。”
听完法海禅师训悔,一休羞愧难当,在佛祖面前许下誓言,修炼成仙,必伏白蛇。遂还俗,取名许仙,寓意许誓成仙。
许仙带领村民开始修水渠,欲引坝水入江,但水渠未修成,老天开始下起雨,到了夜间风雨交加,大雨如注。许仙挨家挨户劝山民躲到山上,但尚有些山民执意呆在家中。
三更半夜,天崩地响,白蛇终究还是毁了坝堤。
自此,许仙与白蛇结下冤仇,许仙虽未去拜师修炼仙道,但从捕蛇人那里学到了杀蛇方法。于是乎,许仙开始天南地北追杀白蛇,旦凡是白蛇经过的路,他便用尖锐的铁针扎在上面或设下陷阱,放毒饵。白蛇进过的洞,他便往里灌雄黄酒、辣烟、粪水。
许仙逢人便问蛇踪:见过白畜牲么?百姓回答:白素贞啊,你的白娘子没见到,慢慢找吧。
许仙终于将白蛇逼到了西湖岸边,可是白蛇穿到地下的洞穴里便再也不出来了,任凭许仙用火熏,用黄酒灌。
许仙一怒之下,掘地三尺,可惜洞太深。西湖岸边的百姓被他这种精神打动,家家给他捐瓦捐砖,让他在洞上面盖塔镇压白蛇。
塔建好后,许仙给塔起了名,叫雷风塔,希望雷风塔雷打不动,风吹不摇,千秋万载镇压白蛇。
话说白蛇毁坝之后,法海禅师虽然带领众弟子全力抢救那些没上山的山民,但仍有人被冲进了大江之中。看着家园被大水毁于一旦,幸存的山民悲泣不已。
法海禅师眼看在心里,遂带山民来到蛇洞中开采金矿。山民将开采出来的黄金也分给了法海禅师。
法海禅师决定将黄金上交镇江太守。太守李琦将此事奉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敕令将黄金直接拨发给寺院常住,作为朝廷供养,修建寺院,并敕江心寺院名金山禅寺。
法海禅师带领当地山民开山挖田,刻苦劳作,重建家园。村民也支持与帮助法海禅师,重建寺院。
李瓜果听完故事后,感慨万分:孰料千年后的白娘子传奇竟然颠倒是非,该美化的却丑化,该丑化的却美化。可叹万人仰敬的大唐法海禅师一千年后,却被别有用心之人沾污名声,真乃泱泱大国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