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穿越小说 > 南明副榜举人 > 第74章 古代野战医院
    。

    在安顿战死的将士,杨轩更关注的那些战场受伤的将士。

    去岁署理知县以来,杨轩就在军中建立专门的医疗机构,由乡中名医黄学懋医官,以救死护伤。

    由于鼓励轻伤不下火线,避免非战斗减员,一些轻伤员,一些在战场刮破、划破、或被刀刃、铅弹击伤但没有伤到筋骨的,多随部参加战斗,由所在大队郎中包扎照看。

    其他单是重伤员,伤筋动骨的不能参加战斗的,就有三十多名官军,十多名民军。

    大战结束之后,黄学懋将城外观音寺临时征用为野战医院,在此正在救死护伤。

    还没有赶到观音寺,远远的就听到一阵阵哀嚎声,杨轩内心一惊,快马加鞭进入观音寺,看到寺庙周围已经搭了数个小帐篷,房间里面,帐篷里面到处都是人。

    黄学懋与十几个郎中满头大汉,一个个正在救死护伤,正如陈怀西介绍,军中抽调的郎中只有四人,再加上从地方上抽调而来的十来个郎中,如此方组建一个临时野战医院。

    在大明,每个县医学署,选定一个人担任医官,以负责人员与畜生的医治,这次大战正酣,伤员众多,如此将城内所有医生与方圆二十余里医生全部征调过来,如此方有十几个郎中。

    看到杨轩脸色铁青,黄学懋楷了楷脸上汗珠道:“大人,官军兄弟,民军兄弟都已经医治。

    但大人,这次土暴子伤亡甚大,轻伤的超过六七百人,重伤的也超过百余人,人数太多,根本没有办法医治啊。”

    杨轩眉头皱了皱,感到不可思议,由于这个时代医疗水平差,根本也没有军医概念,一些脑袋遭到重击、一些开肠破肚的,或者一些失血较多的直接判定死亡,也没有那个送过来医治的,送过来的多为断手断脚的,或被箭弩、鸟铳洞穿的,大家才在战后送到野战医院进行医治。

    经过几个月试验,目前已经形成几套标准医治方法,如断手断脚的,采用民间接骨方法接骨,然后包上夹棍。

    腿脚砍断了的,或者被箭弩射伤的,主要是止血消毒,然后进行包扎。

    被铅弹所伤的,先是吸出脓血(铅有毒),然后在伤口上撒上盐巴什么的消毒,最后就是包扎。

    ……

    这些在前世都是常识,而黄学懋等人又是中医大家,大家在治疗方法上基本上有共识,怎么救死扶伤这样慢呢?

    但这中间,最迫切的就是消炎与止痛,在目前医药水平下,杨轩不可能发明青霉素这类消炎药,迫于无奈,只有让大家研究传统消炎土方法,如使用盐水消炎,或用火消炎,或者其他什么的。

    止痛?鸦片应该已经传入中国,当然杨轩不会,也不愿意让大家吸食鸦片,但中医早已经用鸦片进行消炎、止痛,现在战争如此频繁,应该考虑如何善用鸦片。

    站在远处,杨轩看旁边一个郎中正在为一个伤员救治,远远的看去,这个满头白发的郎中虽然非常努力,但病榻上到处都是鲜血,这个郎中大概吓晕了,满脸卡白的,正竭尽全力努力着。

    看杨轩脸色稍稍有点舒缓,黄学懋摇头道:“大人,这次虽然征集来十多个郎中,但大家什么时候看到这样多血肉模糊场面,一个个虽然医术高明,但要救死护伤,难啊难啊。”

    杨轩想了想,笑道:“哦,黄医官,现在是乱世,将来战争必然非常频繁。

    我想成立一个野战医院,你看如何?”

    黄学懋盯着杨轩,笑道:“大人,你说的野战医院是什么东西?”

    尴尬的笑了笑,杨轩拍了拍黄学懋的肩膀,解释野战医院的主要作用。

    当听到野战医院主要平时在军中防疫防瘟,战时救死护伤,黄学懋连连点头道:“大人,你说这个,过去应该有啊,但是不是大人说的野战医院,我就不知道了。”

    杨轩尴尬的听黄学懋谈起古代野战医院发展的历程。

    吕望《六韬》中曾提到军中有“方士三人,立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似乎在周初以方士主持军中的医药。?

    《墨子》书中说:“举巫医人有所长,具药官之,……及有方技者若工第之。”

    《通典》曾引用唐代李靖兵法:在军队中每营设有“检校病儿官”,每日巡查伤病员情况和饮食起居,以便安排医疗和后送,如发现新的病员或病情危重的士兵,必须报告总管,令医生巡营,给以适当的治疗。

    《宋会要辑稿》载:“钦宗靖康元年六月十四日,知磁州赵将之言:种师中兵溃,有被伤之人,疲曳道路甚多。臣已随宜措置,出榜招收。权置一医药院,收管医治,如臣一州所医已二百余人。切虑别路州郡,尚多有之。乞下诸州将重伤者每人支绢一匹,钱一贯;轻伤者半支。并以系省钱物充,仍委守臣当官给付。依已降指挥,将诏到溃散人并发上边应援太原外,有被伤未堪驱使人,并令逐州医治。俟平愈日,逐旋结队发遣,从之。”

    类似兵站医院的组织,在我国历史上似乎直到13世纪才出现。在13世纪以前,对于退伍还乡途中的病兵还没有接待和疗养的机构。?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规定:“军前若有病患军人,随令高手医工对证用药看治,各奕选差好人服侍,仍仰本奕额设贡领官,不妨本职,专一司病。看治病军,将养复元,方许轮番当差使,逐旋具数,开呈本奕。若考校时,验病死军人多寡,定夺司病官责罚施行”。

    明太祖朱元璋奠都南京,在新造宫殿墙外周围隙地建造营房以居住残废伤兵。他们日中必须工作,夜晚担任巡逻,由国家给粮赡养,使不致流离失所,这一设置有类于现在的荣军院。?

    二十三年(1390)二月,又命兵士年老及残废者,回到各卫设营居住。?

    宣德七年(1432)九月,命全国卫所军士中年老退役而无依靠的人,收养于各府、州、县的养济院中。养济院原系明初设立于全国各州县的慈善机关,收养鳏寡孤独无依的人,并有医生担任治疗。但到仁宗即位(1424),各郡邑的养济院已经居室敝坏,肉帛布絮不按时给予了。所以老年及残废军人的生活与医疗还是没有保障。?

    这大概就是中国通病吧,若不想做某件事情,一定千方百计诋毁,若想做某件事情,一定要千方百计引经据典,我们老祖宗曾经做过。

    黄学懋看到外面土暴子数百重伤号,经过一天抢救,官军重伤号已经抢救完成,现在才刚刚抢救土暴子重伤号。

    这大概是人与人不平等的一个体现,杨轩很想一视同仁,但医疗条件太过简陋的,医护人员实在缺少,郎中不可能不先抢救官军,而去抢救土暴子的重伤号。

    哀嚎声阵阵,院落里不时传来因为救治不及时活活痛死,流血而亡的,大概正愁将来怎么办,突然听杨轩提起野战医院,虽然不明白究竟,但还是同意了。

    但在此后,双方在野战医院营运方式产生分歧,黄学懋希望征召已婚女子作为助手,但杨轩则想召集小女孩,如此不但有利于病人康复,而且这些小女孩还可以参加宣传工作,在军队中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最后两人各自让步一步,未婚女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成,其他的征召军中寡妇,如此野战医院方慢

    慢建立起来。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