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穿越小说 > 新中华1873 > 第八章 局势
    。

    听完他的解释,大家恍然大悟,夏云桐心里翻腾:汉移民与番民的争斗他早就知道,清末台湾的历史,很大一部分是汉移民与番民争夺生存空间的历史,在汉人看来,大家本是中国之民,都是中国之地,开发利用无可厚非。

    但番民却完全没有国家概念,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中国百姓,山川河流都是祖先神明所在,岂容异族染指,双方冲突也就难免。

    一部分番民作出妥协,就是熟番,顽抗到底的就是生番。

    在历史上,双方的对抗到了沈葆桢时期最为激烈,这个过程叫“开路抚番”,这里“抚”字是镇压的文雅用法。

    事先上汉民的人数百倍于番民,之所以相持不下,就是因为汉民自身不团结,矛盾重重,今日可见一般。

    下午,一众人等来到淡水厅所在地—竹堑城。

    城外有护城河,其实是一条七八米宽的壕沟,一行人沿着吊桥进入城内。

    早期因为怕流民造反,清政府严禁用砖石筑城,淡水厅便用竹子作围栏,竹堑城由此得名,现在当然已经是砖石结构,但名字依旧沿用。在竹堑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城市,就是未来的台湾新竹市。

    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市井棋盘式布局,纵横两条主干道,分出若干小街小巷,总共参差数百户,几千人口。

    此时还真是个小小城郭!

    彭远春将同知署让出来,给夏献纶用作道台行衙,态度还算恭谨。其中行衙中有座三层木楼,“倾楼”,可算是城中制高点,在楼顶设置望远镜,甚至能看到城外的制高点凤凰岗。

    彭远春的态度也不奇怪,官场消息传得比电报还快,他不可能不知道夏献纶与周懋琦的矛盾,但犯不着趟这场斗争的浑水,得罪自己的顶头上司。

    当然他也不无所求,闲聊中得知其为河北保定人,官场沉浮,朝中没有后.台,最后被打发到这远离中原的岛屿一角为官。

    在中国传统思维里,一个官员只有犯了罪,才会被调到海岛上去,也就比“发配充军”好点,像北宋的苏东坡也是因为“乌台诗狱”,最后被赶到了海南岛。

    而淡水厅在台湾岛内更是偏僻,官府力量薄弱,政令难出竹堑城,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父母官”,当地民风剽悍,捞钱更是不易。

    这些倒还罢了,最头痛的是汉番矛盾日益加剧,小规模冲突不断,早晚必酿成大祸,他现在真像坐在火山口上,度日如年啊。

    说起来,这彭远春也是满腹的牢骚,夏献纶难免安慰了几句。

    虽然情况暂时安全了,但夏云桐丝毫没有轻松之感,周懋琦目前还管不到这里,但早晚还会闹别的什么妖蛾子,必须按照既定设想,才能让局势根本改观,让周懋琦投鼠忌器。

    夏云桐听说半个月后,就是番民酋长卓纪?诺明嫁女的日子,必然有一场喜宴,这是个好机会。

    因此他将自己的计划反复解说,既然要破釜沉舟,夏献纶等人自然没有异议,大家一再地研究,探讨计划的各个细节,感觉没有什么疏漏了,剩下的就是一些胆量,和一点运气了。

    两天后,夏献纶找来彭远春,要求他和自己一起上奏朝廷,以台湾番民有作乱风险为由,要求建立新的地方武装。

    这个彭远春倒很是赞成,他巴不得把情况说得最严重,这样朝廷就能重视这里,甚至能调个“能员”过来替换他,因此一口答应。

    随后,夏献纶写了一份折子寄往朝廷,声称汉番矛盾日甚一日,早晚必有大祸,而且北边的日本正虎视眈眈。

    驻台的练军不堪大用,番屯军非我族类,又不能信用,从大陆调军则不服水土,又耗费钱粮。最好的办法是就地编练新军,以备不时之需……

    而彭远春也在这份折子上附议,作为地方官员,陈述了局势的严重性,有力地佐证了夏献纶的意见。

    另外,夏云桐还让父亲大人给那位守制丁忧中的沈葆桢写信请教。

    他知道历史上的沈葆桢,极为重视台湾防务,一定能赞同就地编练新军的观点。

    过了两天,番屯军首领凯达?格兰突然来到府城。

    在淡水厅南部的山区,就有番屯军四大屯之一,“凯达格兰部”,因其首领叫凯达?格兰而得名。

    官府对番屯军向来十分警惕,既要利用他们对付生番,又十分提防他们,不但部队不能离开驻地,将领也不能私自进城。

    要在平时,彭远春是不会允许凯达?格兰进城,谁知道这些番人是不是来窥探虚实。

    但这一次的理由,是给新来的道台大人“请安”,待两天就走,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凯达?格兰给夏献纶送了些番民珍奇宝玩作为“孝敬”,见面时态度也十分恭谨,言谈之间甚至暗示忠诚。

    夏献纶对此人印象不错,一身猩红色的锦袍,方面大耳,言谈儒雅,从服装到谈吐,汉化得非常厉害,丝毫没有番民的味道,而且其手下一千番兵,实力可观,犹豫着要不要拉拢过来,对抗周懋琦的麒麟营。

    但夏云桐却觉得这人有些过于殷勤,初次相识就有心投靠,反常即为妖,只怕居心叵测。

    番屯军一向受练军排挤,待遇也上下有别,凯达?格兰肯定也得到了消息,知道知府与道台不和,觉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谁知道安的什么心。

    而且已经定好了计划,不宜节外生枝。如果允许番军离开驻地,只怕万一……

    见儿子这么说,夏献纶想想有理,也就作罢。

    夏献纶心里觉得这名字十分耳熟,似乎未来的21世纪时,台湾总统府前的大路就叫“凯达格兰大道”,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个消失的民族“凯达格兰族”,不知道这个首领的名字是否是巧合。

    这个凯达?格兰不简单。

    不久从贝锦泉那里传来消息:李鹤年听说夏献纶要求编练新军,也上了道折子,说台湾全岛太平无事,并有知府周懋琦作证,而夏献纶纯属无事生非,借机敛财也未可知云云。

    这个倒是在夏云桐意料之中,李鹤年他们不拆台反而是怪事。反正折子递上去了,也给沈葆桢写信了,先给舆论造造势,等大事一起,不怕朝廷不同意。

    与此同时,夏献纶还要调用淡水厅的府库,并保证只要彭远春配合,日后一定具本保奏,将其调回大陆为官。

    彭远春犹豫半天,想想于情,他确实不想将仕途虚耗在岛上;于理,道台大人也有这个权限,所以也就咬牙同意了。

    夏献纶便下令将府库里的存银全拿出来,由袁闻柝负责四处收购药品、弹药、粮食、食盐、茶叶、木炭等各种物质,尤其是粮食,足够供一万人吃上半个月。

    十来天功夫,几乎把淡水厅的府库花个精光,让彭远春心里叫苦不迭:“这以后还发不发俸禄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