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修真小说 > 诸法如是 > 第四章 清心诀
    心源吃的口中发苦,金蚕在一边偷笑。

    只见白衣人注视心源的眼神变幻,似在追忆,又似在忘却。

    “小娃子如何称呼?方才你吹的牧蚕谣谁教你的?”

    声音沉闷,不似方才的云淡风轻。

    “我叫柳心源,吹的哨子是娘亲在养蚕时哼的,我无聊时吹哨子就跟着学了。”

    心源啃木头似的吃的灵芝咔咔而响,才吃了一半,脏腑内不但不觉得饥饿,还感觉精力充沛,气血流动加快,隐隐的一股暖流在体内涌动。

    “我叫白元,天蚕谷百年前尽毁,没想到从你这里却听到牧蚕瑶,看来一切都是天意!”

    白元遥望长空,透过那漫漫时间河流,看到了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天蚕谷,霞光环绕,瑞兽报福,蚕神尊者坐下四大护法守卫四方,八方云动,千妖來聚,尊者坐于琉璃台上讲解修道之法,长生之谜,然而突降金光万道,仙人腰佩长剑,脚踏七色祥云,浩浩荡荡,御空而来。尊者舍生取义,以一人之躯换天蚕谷百世安宁,甘愿被捆仙锁所缚,斩于离天恨,贵为天人竟食言而肥,尽数将天蚕谷屠戮一空。

    心源看着白元双眼变得血红,双拳握的啪啪直响,浑身散发澎湃的狂怒之气,急忙喊。

    “白元,你没事吧!”

    金蚕听到心源喊叫,望了望白元,见怪不怪的冷笑。

    “臭猴子就是屁事多,爱发神经。”

    白元被话语惊醒,发觉自己又陷入百年前的伤痛中,尴尬一笑。

    金蚕则慵懒的继续睡大觉,即使五雷轰顶也决然不理。

    心源想着家中事物颇多,想回去养蚕做农活,连忙起身。

    “打扰多时已然不该,家母养蚕织丝,农活甚忙,这就告辞了。”

    白元一听,望着柳心源粗布麻衣,脚踏残破泥布鞋,也感觉生活艰辛,走了两步,在古筝旁拿了一册书递了过去。

    “我这里有本《清心诀》,闲暇时可做消遣,金蚕带给你的食物全都拿去,对你身体有好处。”

    “不不不!这如何使得?”

    心源连忙推辞,转身欲走。

    只见《清心诀》被白元轻轻一抛,右手轻轻一点,书册和装灵芝的袋子落在心源手中,甩也甩不掉。

    “柳心源此地与你有缘,这些算作见面之礼,我这水月洞天,清幽居所,一般人是找不到的,看你眼中精光集聚,下步沉稳有力,想不到几岁孩童竟然如此修为,怪哉!怪哉!”

    心源正欲开口,不料一团青光将自己托起,速度极快,向着山下飞去。

    身后传来白元朗朗笑声,一番嘱托。

    “《清心诀》好自参研,如有闲暇还望上山一叙,观你归心焦急,便送你下山。”

    须臾间山下已至,心源年纪虽小也懂得怀璧其罪,连忙将书与灵芝袋揣在怀里,耳畔传来村里小孩嬉戏声。

    一切如梦似幻,又归于平静。

    裁衣服、做木活、喂牲畜、纳鞋底、拉家常……

    一切在没有改变之前,注定一生一世做个农家子弟。

    上天似有意让这块藏于泥土的璞玉洗尽铅华,尽显应有的华贵之气,从天蓝子到白元,筑基丹再到灵芝,一切变得莫测起来。

    恍惚间不觉已到了家中,母亲拿着红色纸张裁剪,桌上放着已经剪好的大红喜字,几只喜鹊凤凰,手上已经剪出了龙头样子。

    心源拿起一只剪好的凤凰凝视,真是做到纤毫毕现,凤凰昂首而望,凤目生威,大红喜子剪在边处。

    “娘!”

    蚕女忙着手上的活,应声道:“饭在笼屉上,去吃吧,明天南村喜田家孩子结婚,我接下这剪纸活还能挣些铜板,唔,等你成年了也为你讨个媳妇,呵呵。”

    心源听得一阵心酸,自己吃的是灵芝,母亲还在操心自己将来。

    揭开锅盖蒸汽烫手,笼屉里一碗米饭两条小鱼,鱼肉热久了像泥浆一般,显然娘等了自己很久。

    吃了很慢,很仔细,生怕浪费,此刻的粗茶淡饭却比玉露穷琼浆更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母亲的教诲时刻谨记,吃完后洗刷干净,放下碗筷,想起白元送的那册书,便坐到床上翻看起《清心诀》。

    此书封面陈旧,应有年景,封面之字,遒劲有力,直似凿刻一般,沾了口水,指尖轻轻翻开封面映入眼帘便是第一句:“清心如水,清水即心。”

    “唔!按这个意思应当是要清心像水一般吧。”

    接着看了下去。

    下句:“微风无起,波澜不惊。”

    “像微风一样没有起伏,处变不惊?”余下看去:“幽篁独坐,长啸鸣琴。禅寂入定,毒龙遁形。我心无窍,天道酬勤。我义凛然,鬼魅皆惊。我情豪溢,天地归心。我志扬迈,水起风生!天高地阔,流水行云。清新治本,直道谋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读了一遍以后,细细咀嚼,想来此诀与道家修炼之法相通,讲究的是心无旁骛,心静如水,心神合一,静悟道法。

    道家之学玄之又玄,讲究天人合一,万法自然,长生不老,羽化成仙。

    六岁的心源如何能将晦涩难懂的道家之学参悟,一册《清心诀》放在眼前,如同宝藏奇珍,想要索取,却奈何不得门径。

    捉耳挠腮,冥思苦想,想来想去也想不通。

    达摩祖师梁武帝年间东渡开创禅宗,盘体坐九年方才顿悟成功,佛法追求参悟,还归本性。何况自己学道一无所知,又怎会片刻就懂?

    想着以前村里来的道士盘膝而坐,双目微闭,口中念诵经文,一念至此,仿照做了起来。

    嗯?

    怎会没有反应?

    口中念诵《清心诀》,身体放松,慢慢脑中一片空白,念到我情豪溢,天地归心。

    呼!

    细微气流出现于丹田内,虽然少之又少,全身放松进入忘我状态,一下便觉察到了。

    欣喜若狂,又复做了一遍,却又没有任何作用,是何道理?

    想着那种忘我之态,全身放松,闭目盘膝而坐,发觉全身毛孔、穴窍全都张开,做到了亲近自然,融为一体的效果,天地灵气开始吸收,体内气血流动加快,一缕缕青丝的气流不断在丹田里生成,如同海纳百川,涓涓细流涌入,与之前天蓝子注入的真元之力汇集。

    时间飞逝,不觉间已到黄昏时分,柳心源静静享受着着那种玄妙感觉,肚腹自然不觉饥饿。

    “心源该吃了,娘去割草了。”

    蚕女将饭放到桌上,缓缓摇头,径自出门割草去了。

    呼!

    双眼一睁,顿觉神清气爽,丹田热气涌动,观望窗外,夕阳渐落,云朵如火烧一般。

    出了房门,桌上以摆好饭菜,风卷残云,一股脑吃完。

    宽大的架子上,堆满成片桑叶,蚕儿卖力啃食,来回涌动,又大了一圈了,其中一条身体透亮,浑身发黄,显然和其它不是同一时期,已然要吐丝。

    把那只蚕用桑叶托起,放在床沿角,静静观看,慢慢蜷缩身体,周围一层薄网渐渐将自己圈起,慢慢一圈圈的覆盖,蚕茧也越来越后,最后竟然看不见身影。

    想起金蚕那样的灵物,竟然能与人自然交流,真是匪夷所思,如若它结茧,破茧而出会变成什么?

    飞蛾?

    想来想去脑子都要坏掉了,索性不去想了。

    摸了摸灵芝袋子,还有些蘑菇灵芝,快步走出去。

    此刻夕阳早已落去,清风拂柳,树下围坐几人,觥筹交错,纵论时局,争的面红耳赤。

    经过水田一路而去,远远看见山脚处有棵百龄古树,枝干粗壮,叶色翠绿,茂盛无比。

    走近树身,双手如钩,一下扣住粗糙树皮,脚下用力,呼呼的爬了起来,一丈两丈……

    “唔,累死了,没想到以前只能上到两丈多,现在竟然上了二十一丈,看来道家功法果然玄妙。”

    上到主干顶部,已经有二十五丈,气喘嘘嘘,满身大汗,忽觉凉风吹起,燥热之气一扫而去,悠闲自在,四处眺望。

    山脚地势高于村里,树下风景一览无余。

    村里有座关帝庙,香火鼎盛,今夜戏班搭台唱大戏,村里多数人都去了,托家带口,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羡煞旁人。

    东头于文和父母两人拉着奔跑嬉戏,大人磕着瓜子,指着台上演的曲目做介绍。

    村长,裁缝,木匠,厨子都去了,心源一阵心酸,自己眼看快七岁了,儿父亲高矮胖瘦,缺一无所知,正因为如此,村里小孩都叫他野种,再加上自己木纳愚钝,更是没人愿意和自己玩,也渐渐变得孤僻起来。

    谁都不愿孤独,却常常与孤独为伴,想父亲,渴望团圆,然而每年的除夕只有母亲相伴。

    目下怀中只有灵芝蘑菇,忽然一把抓起,使劲往嘴里塞,拼命的咬,吞咽,然而泪水还是忍不住留下,天地之大,众生繁多,为何求而不得?

    一阵啃食后,风急月冷,戏台那边进入高潮,叫好声不断,人群簇拥,都想往前站些,看的更清楚。

    心源忽然觉得自己不是尘世人,仿佛是个过客旁观者,一切种种看在眼里,知道他们的悲欢离愁,既不能融入,又不得离开!

    明月姣姣,独照我心。

    高天流云,天地相伴。

    或许“清心如水,清水即心。”便是这个道理,清净无为,万法自然。

    《清心诀》摘自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