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浓郁逐渐淡去,随之而来的是秋天的萧条与肃杀,曲靖是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每当这个时候都会黄叶凋零,显出一片衰败的景象。
但这并不会影响曲靖的美丽与传神,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曲靖的特色正以蓬勃的姿态走向省外,甚至走向世界。
柳爷爷年轻的时候,经常到曲靖做生意,即便要去省外做生意,也需得经过曲靖,那时候的曲靖还没有今天的繁华,高楼大厦是近几年才相继盖起来的。
喜欢听奇闻异事是人的天性,是人类好奇心最直接的反应,村里人经常听柳爷爷讲起外面的世界,心里说不出的羡慕。
近些年来,曲靖城的繁华有目共睹,道路开通,想去曲靖不用再翻山越岭,坐车的话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方便而又快捷。涌入曲靖城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城中的特色也见怪不怪了。
柳爷爷每当跟孙子孙女说起曲靖,都会遭来一阵鄙视,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拿着老一套说事,现在交通多么发达,根本不用像他当年一样骑着高头大马进城。
人老了,总会不自觉地陷入回忆,而柳艳和柳超每次见柳爷爷回想当年,全都瞬间跑的无影无踪,他们不想听那些过了时的废话,曲靖城他们也常去,根本不像柳爷爷说的那样。
柳爷爷渐渐感到自己落伍了,最后一次去曲靖,应该是十年前,一晃十年过去了,曲靖城越来越繁华,而他,却越来越颓唐。
他不再回忆过去,不再诉说当年的种种奇闻,每当柳艳和柳超有空,他总会将之叫到身边,“来,给爷爷讲讲现在的曲靖城是个什么样子”。
多年被疾病缠身,到了哪里都不方便,更何况中风以后行动受阻,也只能洞悉方圆几里内的事情,外面的世界仿佛与他彻底隔绝了,就算他想了解,也只能通过别人的口中才能了解到。
曲靖城对于柳爷爷来说有着太多的回忆和期待。新旧见闻的触碰更剧增了他的好奇心,“很想到外面去看看”,这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子女们都比较忙,在曲靖也没有家,带他去多有不便,还能指望谁呢?除了对着大孙子明序发发牢骚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能让他满足愿望。
“爷爷,等我有时间,我就带你和奶奶到曲靖城好好逛逛。”明序并不是开空头支票,虽然眼下他在学校没法办到,但是到了寒暑假,就会有大把的时间。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已经去学校两个多月了,明序平常每个月都要回一次家,但这回一走,至少得过半年才能再见,尽管电话里能够听到明序的声音,但二老的思念始终都没有被冲淡。
二老成天数着日子,就盼着大孙子归来,不经意间也会在别人跟前提起,儿媳方晴看不惯了,恨得咬牙切齿在心里暗骂:“两个老不死的真讨人厌,凭什么将大孙子当块宝。”
柳爷爷和容奶奶并不是偏心的人,每天无条件供应柳艳和柳超的一日三餐,有什么好吃的都第一时间想到他们二人,这难道还不够吗?与这两人相比,明序就显得受冷落了,要隔好一段时间才能见到二老,几乎很少和二老吃饭。
明序唯一能做的就是无限的关心二老,安慰二老,这也是二老为何成天念叨他这个大孙子的原因。因为有明序的鼓励,所以二老才有活下去的动力,否则,早就在小儿子柳永威和儿媳方晴的打击与谩骂中过早地离开人世。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家都知道柳永威一家是最受柳爷爷和容奶奶关照的,从大人到小孩无一例外,而他们自身却丝毫没有察觉,总是暗骂二老偏心,将所有好的东西都转给其他几个子女,尤其是柳永发一家,更是被他们骂的一无是处。其实人家根本没得到半分好处。
方晴的心眼比针都要细,看不得别人比她过得好,柳永慧一家条件好些,明面上对人家极为和善,可在背地里,却将之当做仇人一样敌视,起初的时候,柳永威还有些人性,大力劝说媳妇,久而久之,他却在媳妇的调教下也跟着沆瀣一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方晴的影响力又何止这些。
就连女儿柳艳也在耳濡目染之下学的和她一个样,柳超还稍微好些,熏陶的不够彻底。柳艳和方晴完全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形似神也似。
天渐黑了,容奶奶升好了火上楼取米做饭,站在楼梯顶端差点摔下楼去,好似是有人在背后推了她一把,回头一看,正是小儿媳方晴。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她身后,趁其不备在背后捣鬼。
方晴的胆子究竟有多大,谁也估摸不清。即便真让容奶奶摔死了也在旁人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这几年关于她的故事家喻户晓,方晴见有人背后骂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我就是这样的人,你能咬我啊。”
好多次,方晴都在暗地捣鬼,恨不得将柳爷爷和容奶奶推向死亡的深渊,事情败露了,她娘家的人还大肆为她撑腰,说什么年轻人不懂事,不知深浅,小误会没必要放在心上。旁人不用想也知道这是有预谋的制造祸端,将近四十岁的人了,还说年轻不懂事,谁信啊!
容奶奶站在楼梯口,很无奈地说道:“方晴,你什么意思?把我摔死了就要负责给我送终。”
方晴绕过容奶奶下楼去了,远远地听见方晴说了一句:“死就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充其量赔口棺材。”
容奶奶老泪纵横,这就是当年一心一意娶进门,还把她当做宝贝来疼的儿媳妇啊,没想到心如蛇蝎,竟在暗中使坏,想要将他们老两口逼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