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辣文 > 穿越小说 > 三国风起云扬 > 第十六章曹操
    。

    孙坚的舍命奋战算是为左右中郎将正名了,两部将士亦非无能之辈,与黄巾的战争互有胜负。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袁绍一系也不敢保证自己下一次战斗必胜。统帅的争夺又陷入僵持当中。各位高官纷纷回到自己营中商讨对策。

    杨玄知自家事,先不说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骑都尉,没有资格参与中郎将之间的争夺。即便自己有资格去参与,谁又会听一个二十岁刚弱冠的年轻人指挥?

    所以杨玄回营以后就很随意的半躺在席上,懒洋洋的问道:黄巾当如何破之?”

    徐荣道:“分兵夜袭。”

    祁进道:“各处突破。”

    杨玄点头,转向荀彧、贾诩问道:“二位先生以为如何?”

    荀彧答道:“黄巾军多而不精,聚则如惊涛怒啸,分则如雨入沙地。可分其兵,围其军,合其营。”

    贾诩道:“文若之言可为军略,诸将所言当为战术。”

    杨玄开心的笑了起来,人才济济的好处啊。十几万黄巾军,转眼间就被分析的透彻,不仅战略规划完成,甚至战术行动都定下了。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杨玄对黄巾、汉军算是充分了解的。没想到这些当世人杰也分析的如此透彻。汉军与黄巾军相比优势在哪里?杨玄历数一二三四五六也没发现汉军究竟有什么优势。要说黄巾乌合之众,那汉军同样也是刚征发的民壮,有少量精锐禁军,也被黄巾两倍的人数优势抵消了。如果说汉军铠甲精良,那黄巾军占有绝对的士气优势,也抵消了汉军兵甲优势。两军的军队战斗力基本相差不多,各有千秋。

    但汉室相比于黄巾军最大的优势在于,汉室统帅全是当世名将。黄巾军统帅……不提也罢。双方差距犹如云壤之别。既然军队战斗力相差无几,那么统帅的能力则直接决定了战斗的结局。

    如今已是四月末,历史上这个时间颍川黄巾已被皇甫嵩扫平,汉军开始围剿汝南、陈国、东郡的黄巾军了。可是现实因为袁绍浩荡援军的到来,引起了黄巾军警惕,导致汉军夜袭失败。颍川黄巾军平定遥遥无期。杨玄必须兵行险招,赶在冬季前平定黄巾之乱,从而回凉州保卫家园。

    但杨玄及麾下所主张的分兵策略,势必会遭到袁绍反对。毕竟分兵以后,袁绍就不能统帅大军了。这对追求名望的袁绍而言,绝对无法忍受。

    杨玄头疼的问道:“此计虽好,如何说服诸君同意?”

    杨玄手下谋士还未回话,便听到谢曲欢快的声音:“同意何事?有何谋划欲独享,不与曲分好处?”

    杨玄挥手,贾诩便向谢曲讲解了一下军议分兵的内容。谢曲本人虽然有名将之名,但尚无名将之实。但谢曲贵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懂,只要虚心纳谏即可。随即转向荀攸问道:“此议如何?”

    荀攸低调的说道道:“合当今计。”

    谢曲只听说过人多势众,如今分兵的道理着实不懂。但聪明人都说是好办法,那当然是好办法。于是谢曲对杨玄说道:“吾与汝同心。”

    杨玄有些讶异,谢曲现在越来越有君主的风范了。知人善用,虚心纳谏。黄巾之乱结束后,最不济他也会被封为太守,可以考虑纳为同盟了。而且荀攸这么快就像谢曲证明了自己的才能?谢曲居然对其言听计从!

    杨玄则心想,如果中军不能通过自己的提议。自己便跟谢曲领兵出城,作为偏师呼应中军行动。至少能加快剿灭颍川黄巾。

    吃过晚饭,杨玄有些好奇,袁绍为什么没有派人来联络自己,难道他不想争统帅之位?不过杨玄也正好舒了口气,不然袁绍来,自己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杨玄正想着袁绍,楚墨就忽然来报羽林郎传令,中军军议。杨玄诧异,怎么刚散会就又要军议?袁绍到底在搞什么鬼?神神秘秘的!

    杨玄进入中军大帐时,袁绍微笑着打了一个招呼,看其胜券在握的微笑,杨玄有些好奇的问道:“本初可有妙计?”

    袁绍看了看沉默不语的朱儁、皇甫嵩,低声回道:“君且看吾夺位,今番平叛,必扬吾二人之名。”

    随后曹操也走进大帐,杨玄看的出,曹操也是莫名其妙。想来也没得到袁绍通知。杨玄方才舒了口气,自己不是被袁绍提防了。

    待六位高官到齐后,袁绍率先开口,说道:“虵无头不行,鸟无翼不飏。如今大军云集,诸将汇聚,皆无节制之权。光禄勋虑此事,已传信,令绍节制三军,共讨黄巾。”

    杨玄诧异,为什么公文入营自己不知?对面右中郎将朱儁当即呵斥道:“节制诸将,统领三军,平叛乱,定乾坤。需天子圣诏,光禄勋岂能定夺?”

    杨玄这才想起来,光禄勋不就是袁绍的族叔父袁滂么?袁绍不管怎么说,最多袁滂帮他圆谎就是了。袁绍这家伙在矫诏!果然同历史上一样胆大妄为。

    面对右中郎将的呵斥,袁绍面色不变,继续微笑着说道:“天子尚未确定统帅人选。然在座诸位,皆光禄勋属官,光禄勋暂定此议乃合理之举。待天子诏令入营,则奉天子之令。”

    杨玄笑了起来,袁绍都已经是前线指挥了,再稍胜两场,天子只会正式任命袁绍为大军统帅,怎么会临阵换将?这阴谋手段肯定出自同样胆大妄为的郭图。杨玄看过去,郭图果然在袁绍身后微笑,见杨玄望向自己,当即友善的点头致意。

    杨玄也报以友善的微笑,这样也好,省得与袁绍决裂。袁绍出任名义上的最高统帅肯定会急于立功,符合自己快速平定黄巾的计划。

    朱儁、皇甫嵩都沉默不语。杨玄则开口说道:“玄有一策,欲请中郎将定夺,可快速平定颍川黄巾。”这是要直接定下袁绍的统帅名义,不是统帅如何能定夺三军军议?

    袁绍向杨玄投了一个默契的眼神,说道:“奉明乃当世名将,所言必是平叛良策,但讲无妨。”

    杨玄笑了起来,自己捧袁绍为统帅,袁绍为了正名,不论自己的计策如何,都势必要采纳。迅速平定黄巾之乱,指日可待了。杨玄冲贾诩点了点头,贾诩便将颍川地区的舆图挂起,指着舆图为帐内将校讲解分兵之策。

    “蚁贼十数万盘踞于长社之东。其势固大,然亦臃肿杂乱,指挥不便。观蚁贼大营,漏出百出,杂乱无序。若吾军合兵向前,其部尚能聚力一处。若四处接战,则其势必乱。”贾诩先定下主基调,待众人思考了片刻,纷纷点头。然后继续讲解。

    “故吾主建议分兵四处。若蚁贼攻一处,则此处固守,其余三处进击。若蚁贼固守,则四处进击。黄巾主力驰援某处,则某处后退,其余三处突进。避其主力,击其虚处。”

    朱儁怒道:“固纸上谈兵!四军散乱,若不能守,则徒伤一军。守固易,方圆百里如何协同三军共进?战争岂是儿戏?”

    杨玄大怒,这个老匹夫!你一直损兵折将,还有脸诽议自己?孙府坐在杨玄身边,见杨玄一脸怒容。太了解杨玄,知道自己如果不制止,杨玄说不定就要上去砍人了。连忙拉住杨玄,劝道:“文和先生当世奇才,必能说服诸君。还请主上以冬日计。”

    杨玄冷哼一声,坐回席上。贾诩也不得不停止,讲解道:“蚁贼调动不便,四军主将,不必协同共进。当审时度势,适时进击。务必使蚁贼顾此失彼即可。”至于守不住的问题,贾诩干脆略过,守不住就去死好了。要多蠢才能在友军呼应下大营失守?

    朱儁张了张嘴,有些犹豫没有问出来。贾诩早已猜出朱儁顾虑,继续说道:“若有见死不救者,请斩此将。”有些话,如果朱儁问,那就彻底撕破脸皮了,但作为提议者,贾诩说出来便只能算顾虑周全。

    朱儁终于不再开口,贾诩继续说道:“在座诸位,皆当世知兵事者,进退必各自有度。天子本意乃是诸位各领两万王师如北中郎将卢子幹(卢植)般平定叛乱,然颍川事关京畿稳定,固有三军云集此地。吾等本分当独领一军平定颍川,如今分军断无惧怕之理。分兵进击乃是扬诸位统帅之长,击蚁贼愚昧之短。”

    左右中郎将缓缓点头。贾诩继续说道:“蚁贼必不堪其扰,分兵应对。此乃决胜之机,诸部皆有精锐三河骑士,务必尽杀蚁贼斥候,断绝诸部联络,将其各自孤立。而后合围其军,逐一击破!”

    这计划太过大胆,即便袁绍这种胆大妄为的人,也要思考一下利弊。反倒是曹操站了起来,慷慨激昂的说道:“国家危难之际,正是吾等报效之时,奔赴国难岂恤此身?吾附此议!”

    杨玄惊讶的望向曹操。其实杨玄一直有些瞧不上曹操,从雒阳认识以来,曹操基本唯袁绍马首是瞻。并没有后世传扬的那种雄才伟略,反倒是袁绍雄心勃勃,昂扬奋发,让杨玄觉得很有英雄气概。但这一刻,杨玄看着慷慨激昂的曹操肃然起敬。

    与袁绍、杨玄这种野心家不同。此刻年轻的曹操是真的想要报效国家,一生以征西将军为奋斗目标,只不过黑暗的政局打消了他的动力,所以一直以来有些消极沉默。这一刻慷慨起来,果真如同出鞘利剑。

    袁绍麾下三名都尉全同意分兵兵,袁绍本人如果不想众叛亲离只得认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