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向城县,张寻早就动了心思。
毕竟不能总是窝在伏牛山里,靠“欺负”当地乡民过活。作为一个有理想的未来少年,想在唐朝干出一番事业,早晚都要迈出大山。那么山脚下的向城县,自然首当其冲。
张寻只是没想到,他还只是惦记着,人家就已经朝他下手了。不过这恰好给他一个打向城的理由:复仇。
翌日,裴家新寨全体将士披麻戴孝,为阵亡的士兵发丧。11口棺材摆成一排。有七八个遗属哭成泪人。家属这么少,主要是因为阵亡士兵中有9人都是身在异乡的汝州兵。
棺材前面跪着一溜五花大绑的俘虏,为首的一个就是姚世虎。
姚世虎此时早没了“姚指挥”昔日的威风,耷拉着脑袋,心里乱成一团,有些不甘心,自己竟然栽在一群乡野村夫手里,更多的则是害怕,害怕今天就是他的死期。
张寻也披着孝,走上高台,拿着一页纸,来念悼文。这是秀才曾慎远连夜作的。
衔哀致诚,告阵亡十一勇士之灵:
呜呼
哀我稼穑,又遭刀兵,幸出勇士,卫守郭城。
群丑湮灭,无一漏网,降夫既旋,功臣又赏。
校尉霑荣,士卒蒙奖,独念断魂,长毕灰壤,
膏原染刃,委骨埋泉,徒闻身没,莫辩名传。
勇士裴明,出我裴乡,惇仁谨厚,孝名久扬。
勇士张昭,幼随舅徙,零丁孤苦,智圆行方。
勇士呼延江,汝州英杰,为国驰疆,忠义心肠。
勇士许二,叶县俊良,
勇士马小筱,故乡郏县,年仅十七,其事不彰。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泉下有知,同袍勿忘呜呼哀哉尚飨
张寻的悼词念完,全军哀恸。特别是念到每一位阵亡士兵的名字,简述其生平,更是催泪。同袍回忆起亡者生前与自己同食同睡,一起训练劳作的音容笑貌,无不泪下。十一,并不是冷冰冰的阵亡数字,而是代表着十一个鲜活的生命永远逝去。
伤心过度的遗属冲到前面,对俘虏拳打脚踢,有的竟还上牙撕咬,在场将士也纷纷要求将这些俘虏就地正法,以慰亡者。以姚世虎为首的众俘虏无不以头抢地,高呼饶命。
张寻制止住冲动的遗属,说:“罪魁祸首还没有伏法,这些降兵是被人迷惑了心肠,受奸人指使来我裴家寨行凶。首恶不除,杀了这些鼠辈又岂能告慰英灵”
“总都头说怎么办我们听你的”“总都头一定要带我们去报仇”“报仇”“报仇”
张寻看时机成熟,振臂高呼:“众将随我拿下向城用县令的狗头,祭奠我阵亡勇士”
张寻并没有劝降姚世虎,但也没杀他。只是吩咐手下将其看牢,小心被他逃了。
原来已经有了一个更合适的人选,来协助他取得向城。就是向城县丞,姚世虎的监军史谦。
史谦是与留守营寨的50个辎重兵一起被俘的,当时姚世虎已经跑了。
他并不是主动要为姚世虎断后。当夜姚世虎逃回营寨,知道了南线和东线攻城部队的最终结果,就已清楚这仗是彻底输了。史谦当时就建议主动投降,毕竟还有向城县撑腰,估计裴家寨的人也不会赶尽杀绝。
当时姚世虎没说什么,似乎就是默认了。史谦当夜也就放了心,做好第二天出降的准备。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发现姚世虎竟然半夜里一声不响的跑了
被俘时史谦心里这个恨啊,他当时就想,裴家寨的人如果不杀他,他就要主动反水,帮助裴家寨,姚启之叔侄就是他最大的敌人。
被俘后裴家寨的人果然没有难为史谦,还给他单独安排了一个房间。只是门口守卫森严。姚世虎被抓后,守门的士兵还将消息告诉了史谦。史谦听见,当时就要求见张寻。
张寻对这个人主动要见自己非常高兴,见面后对史谦非常恭敬。史谦作为败军降将受到如此礼遇,更坚定了他反水的决心,当时就问:“张将军可要去向城县讨回公道”
张寻冷笑一声,说:“公道在我,不需要到向城县去讨。我去向城县,是要诛除首恶,为阵亡的将士报仇”
“好”史谦抚掌道:“但是,如果张将军只举一面复仇的大旗,怕是只能说服手下,却不能让天下人心服。”
张寻以为史谦是来劝他不要打向城县的,说:“大丈夫行事,但求本心,焉问路人”
“非也君子行事,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行天道譬如乘风,行人道仿若涉水。特别是兵凶战危,特别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请张将军三思”
古代读书人说话还真都是一套一套的张寻对史县丞凌厉的口齿还挺佩服,而且从他的话里似乎还听出点别的意思,未必是要劝他休兵。
“那如何才能名正言顺的出兵还请史县丞直言相告。”
史谦说:“举起唐廷的大旗,讨伐向城县令降贼之罪”
“妙啊”张寻这才想起,向城县此时已经宣布脱离唐廷,投奔了黄巢一方。如果自己打起唐军的旗号,打向城何止是名正言顺简直是要忠有忠,要义有义,瞬间化身“正义之师”跟之前“报私仇”的旗号相比,简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这大唐官僚体制内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就是不一样,果然懂政治张寻对这个被俘的县丞开始刮目相看,许诺说:“史县丞如此忠君报国,真是大唐文官的楷模。事成之后,我一定保举先生做向城县令。”
这就相当于封官许愿了,史谦嘴上推脱,实则心里满意。别看县令与县丞只是正副手的区别,在唐朝文官体制中,从“正九品下”的下县县丞,到“从七品下”的下县县令,足足差了六个品级即便一年升一级,也要熬上六年
虽然已经过了春分,向城的傍晚还是很冷。守城的兵丁在城墙根避风处点起一堆篝火,围在一起取暖,互相聊些闲话,打发值夜的时间。
此时天还没有黑透,城门刚刚关闭。忽然耳朵伶俐的小厮听见远处传来戚戚嚓嚓的声音,似有大队人马接近。城门官不敢大意,赶紧登城瞭望,发现有远处确有一队人奔着县城而来,大概四五十人。这些人打着旗帜,经城门官努力辨认,发现旗上有一个大大的“姚”字。守军这才安心,互相说,定是姚指挥得胜归来了。
实际这队人领头的正是青龙都都头赵东阳。在他身旁的两人分别是队正裴继祖和向城县丞史谦。
这队人都披着向城军的深青色罩袍,打着向城军的旗号,来到城下,城门官在城头问话,史谦立即上前搭话。守城兵丁都认识县丞大人,更加没了戒心,当即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青龙都的人默不作声,迅速进城。城门官还跟史谦套近乎,询问此行收获。史谦没搭理他,表情严肃的说:“快让今夜值守门卒集合,我有要事宣布。”
城门官不知是计,只以为情况紧急,就把今晚负责西门值守的20个门卒全部喊齐,站成两排等县丞大人训话。史谦看人到齐了,朝赵东阳使了个眼色,青龙都一拥而上,两人对付一个,瞬间将门卒全部拿下。
控制了西门,裴继祖站在城头,点燃火把,朝远处晃了三圈。不一会裴家寨的大队人马赶到。分别是青龙都剩下的50人,裴礼的白虎都和黑齿暖男的朱雀都。
依照张寻的安排,青龙、白虎、朱雀三都人马随他取向城。留下李暮的玄武都守寨。另让队正肖虎从流民中挑了100个丁壮带去白河镇,帮契必阿大耕田。用实际行动支持契必阿大兑现承诺。
三都人马兵分三路,青龙都负责控制南北两门,东门是水门,暂时不用管。白虎都由施惊墨带路,直扑城里的乡兵营房。张寻亲自率领朱雀都,由史谦领路,杀奔向城县衙。
向城县是个只有一千余户的小县,规模不大,一会功夫就到了县衙。县衙虽然破旧,但已是这一县之中最恢宏的建筑。县衙的门子见来人凶猛,不敢开门,隔着门问话。依旧是史谦搭话,说奉姚县令急召,有事相商。门子也是伶俐人,没有贸然开门,回话要去后堂通报一声。
张寻见骗不开门,让黑齿暖男马上带两伙人去堵住后门。自己亲自带队强攻正门。
县衙的大门虽然不比城门,但也非人力能撞得开。队正马钊灵机一动,带人将县衙外不远处的一根碗口粗细的灯笼柱扳倒,横过来当作攻城槌,由十几个壮汉抬着,用力撞击县衙大门。撞了有十几下,只听轰的一声,县衙大门的门框竟被撞断,整扇门向内倒去。朱雀都的将士一拥而上,冲进县衙。
县衙前堂住有五六个衙役和书吏,这些人完全没有反抗,在史谦的安抚下,也不再躲藏逃窜,统统出来做了俘虏。只攻到后堂县令宅邸时,稍微遇到了抵抗,姚县令蓄养的二十余个家奴企图负隅顽抗,结果被一通乱箭,射成了刺猬。
史谦一脚踹开正屋房门,见屋里只有七八个女眷。姚启之的夫人也在,还在高声叱责史谦。史谦也不搭理,向张寻禀报说姚启之不在内室。张寻命队正丁大新和马钊分别带人搜索东西厢房。
搜遍了整个县衙,姚启之的妻妾儿女统统抓住,唯独不见姚启之的影子。张寻思索,姚启之家室都还在县衙,看样子不像事先听到什么风声。很大可能姚启之仍在县衙,也许有什么密室地道之类的,必须好好找找。
看着朱雀都的将士在县衙里翻箱倒柜,挖地三尺,张寻感觉十分想念施惊墨,估计施惊墨在这里,能更容易发现姚启之的踪迹。这时白虎都那边传来消息,城内守军已被控制住了。向城乡兵右营指挥使被参军施惊墨当场格杀。
张寻听了微微点头,心想,这施惊墨做事,真是件件能办到点子上。城内守军基本不用担心了,可是这姚启之究竟跑到哪去了呢